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并就此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近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落實黨中央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策部署,以政府的新作為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為江蘇民營經濟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穩健前行。從全國范圍來看,江蘇經濟發展整體上比較均衡協調,但從蘇南、蘇中、蘇北區域來看,民營經濟發展差異較為明顯,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還任重道遠。因此建議: 一是政策環境再強化。政策環境的強化是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點。要堅持主動服務、靠前服務、暖心服務,推進惠企政策落地兌現,用企業看得見、享得到的好事實事,持續提升惠企政策延續性,繼續優化企業所得稅、社保、留抵退稅等惠企政策,提升經營主體獲得感。加大拖欠企業賬款清理,推出防范和化解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的長效政策措施。注重減輕企業發展負擔,及時研究解決減輕企業稅負、降低勞動力成本等問題,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條件,助力民營經濟騰飛。 二是市場環境再優化。積極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投資準入限制等問題,全面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制度,定期推出市場干預行為負面清單。完善產業政策實施方式,建立涉企優惠政策目錄清單,及時向社會公開。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鄉村振興、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加大對科技研究和項目的資金支持,推動建設科技孵化器、技術服務中心等,為民營企業提供成本較低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引導民營經濟從制造、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跳出來,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發揮自身優勢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三是政務環境再固化。突出以“放管服”為抓手,以數字政務建設為牽引,聚焦“全生命周期”,提升為企護企的能力和水平。致力打造高質量全省“一盤棋”的云網環境、數據共享、應用平臺、通用技術等建設,推動更多服務和管理事項實現“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參照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及其他地區先進做法,形成全省政務服務內容、流程、標準、評價等統一規范清單。建立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四是法治環境再硬化。不斷改進民營企業服務管理工作,真心實意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全面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針對民營經濟發展“缺技術、缺資金、缺底氣”等問題,嚴格落實從制度和法律上平等對待國企民企等要求,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產權和企業家權益。規范監管和執法行為,規范涉產權強制性措施。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完善監管執法體系,持續推行包容審慎監管。依法嚴厲打擊蓄意炒作、造謠抹黑、要挾勒索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等行為。 五是人文環境再深化。發揮全社會對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支持激勵作用。對民營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積極作用和突出貢獻予以宣傳表彰,做好典型經驗推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全社會客觀全面正確認識、充分尊重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的重要作用與貢獻。探索建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和獎勵激勵機制,完善企業家精神培育的環境營造機制、保障支持機制、平臺交流機制,積極營造尊重和激勵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推動民營經濟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作出更大貢獻。 |
上一篇:應對履職難點發揮破產管理人作用 | 下一篇:構筑長三角地區更高水平開放型經.. |
南京市建鄴區嘉陵江東街50號康緣智匯港16-19樓
備案號:蘇ICP備2021054532號-1 網站建設:南京冠邦網絡
版權所有: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江蘇分所